郭华东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主任,中国科学院(CAS)航天信息研究所教授。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TWAS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芬兰科学与文学学会外籍会员。
现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名誉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国际中心(HIST)主任,数字“一带一路”计划(DBAR)主席,编辑国际数字地球杂志和地球大数据杂志两本科学期刊的主编。
他曾担任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技术促进机制的联合国十人小组成员、ISDE 和 ICSU 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 (CODATA) 主席。 郭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地球观测雷达和数字地球科学。 发表论文10多篇,著作500部,获得国际、国内奖项24项。
郭教授是中国最受认可的科学家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他积极促进并参与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 凭借已获得许多奖项认可的极其强大的知名度,郭教授的工作范围从地方到全球,重点是全球大地球数据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1年,国际可持续发展目标大数据研究中心(CBAS)正式成立,郭教授被提名为总干事。 它收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联合国三位副秘书长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贺电。
2019 年,联合国 10 个成员组支持技术促进机制的郭教授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四届可持续发展目标科技创新多方利益攸关方论坛期间担任包容和公平社会科技创新的主持人。
郭教授带领团队建立了SDG大数据平台,旨在整合地球大数据用于SDG监测和预测。 该平台集成了超级计算、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存储、高速网络等模块。
2017年,郭教授出席第32届ICSU大会,并就IRDR发表演讲。 2011 年,ICSU、ISSC 和 UNISDR 选择了他担任总干事的机构来主办 IRDR-IPO,“这是亚洲首次举办此类国际办事处”。
2016年,郭教授发起了“数字一带一路”计划(DBAR),以促进国际合作,使大数据应用成为应对“一带一路”地区环境和社会挑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与非洲环境遥感协会(AARSE)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2006年,国际数字地球协会(ISDE)正式成立,并成为ISC成员。 郭教授是ISDE的主要创始人。
郭教授高度重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合作。 2013年,他推动了他所在的研究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合作。在此合作的基础上,他发起了地球观测数据共享计划,已向数千名用户提供了数百TB的数据。
郭教授向柬埔寨副首相索安先生介绍了他的“吴哥遗址环境遥感(REAS)”项目。
2011年,郭教授担任CODATA总裁,并在巴黎CODATA总部出席了CODATA执行委员会第56次会议。
2021年,郭教授获得ISC 可持续发展科学奖 以表彰其采用跨学科方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的杰出科学贡献。
2021 年奖项
所有 2021 年的获奖者都收到了科学摄影师 Karl Gaff 的原创艺术作品,他专门研究显微镜艺术。 郭教授收到 '黄色地衣'.
阅读更多关于 卡尔·加夫
> 了解有关 ISC 奖项的更多信息